迪庆州:劲吹民族和谐风 携手奋进新时代 ——迪庆州实施“文化兴州”发展战略侧记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尤祥能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8日 浏览量:

迪庆州委宣传部供图 美编 郭金龙 制图

  9月12日至15日,第十届康巴艺术节将在美丽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举办,来自西藏昌都、四川甘孜和青海玉树3个州(市)的文化艺人,将和迪庆州40余万各族群众共享艺术盛宴。

  这是我国康巴地区以文化为魂,勠力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缩影。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迪庆州大力实施“文化兴州”发展战略,保护传承并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深化合作发展,尽心竭力构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工作主题,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凝心聚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砥砺奋进共筑新时代小康梦。

  以文铸魂 共谱和谐曲

  “为让迪庆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歌舞文化走得更远,我们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也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更是民族团结和谐的宣传员。”香格里拉市建塘镇仓房社区居民龚曲定主深有感触地说。

  每天晚饭后,年逾七旬的龚曲定主都会身着藏装,兴高采烈地来到月光广场,跟远道而来的游客和当地各族群众载歌载舞。他说:“现在日子好过了,我们当地各族同胞与南来北往的人们一起唱歌跳舞,不但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还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香格里拉城区,不管是在月光、坛城等广场,还是在独克宗古城四方街,像龚曲定主这样的迪庆人越来越多,他们以当地民族歌舞聚集着民族团结之气,共同谱奏出一曲最炫民族和谐风。

  地处甘、青、川、藏、滇民族大走廊交汇处的迪庆,是“滇藏茶马古道”要冲,散布在这片古老神奇土地上的各民族文化古迹,就像在历史文化的行程中,洒落在各处的一颗颗明珠,串起来便可透视出它曾经的过往和辉煌。

  有史以来,迪庆便是我国东西文化荟萃和南北文化交融的一个缩影。悠久的历史积淀了迪庆高原底蕴厚重的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历史、美不胜收的民间民族歌舞、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与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异彩纷呈的服饰、精美绝伦而又实用的民间工艺、多个民族特色汇集的饮食文化,以及民俗风情、婚俗礼仪、宗教信仰和传统节日等地域文化在这里交融,构成了以藏文化为主,多宗教共融、多元文化并存的独具迪庆高原特色风情的“万花筒”和“积淀场”,共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保护和传承自身独特传统文化的迪庆各族群众,与大美的原生态风光一起,共同构成了“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该州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原则,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组织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把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展开,摸清文化资源“家底”,全面推进全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据了解,该州目前已有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29项、州级106项、县级80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52人、县级290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51人,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3个,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传习馆(所、室)168个。

  如今,迪庆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善相依,共同绘就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自成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迪庆锅庄、德钦弦子和维西“阿尺木刮”等风格各异的“民族风”,彰显出动人心弦的民族和谐魅力。

  以文兴业 同唱奋进歌

  2012年7月,德钦县云岭乡斯农村居民索南扎西开办的敏珠拉姆藏餐厅在南京市挂牌营业。餐厅呈现出藏族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宗教文化和藏民族日常的生活习惯、习俗等。

  2011年,索南扎西仔细调研了迪庆所有的藏餐馆后,又先后到西藏、四川藏区考察藏餐文化。他觉得不能单纯地经营藏餐,而要秉承藏传佛教文化精髓,弘扬原生态藏民族饮食文化,才能经得起市场风浪。索南扎西说:“餐厅里的食材,都是从藏区空运到南京的,员工也大多是来自迪庆的藏族。这不仅给南京城吹来了一股高原民族风,而且还解决了家乡部分富余劳力的就业问题。”

  为更好地展示藏族文化,索南扎西又从藏区召集民间艺人,于2013年成立了敏珠拉姆乐队。乐队除在餐厅演艺传统藏族民间歌舞外,还承接各种商业演出和公益演出活动,每次都以藏族人的热情淳朴和能歌善舞赢得了市场。

  随着敏珠拉姆藏餐厅成为华东地区藏文化爱好者的聚集点后,索南扎西又于2015年创办了敏珠拉姆旅行者俱乐部。俱乐部结合藏区特点,推出了参观与制作尼西黑陶体验游、松茸季体验采挖松茸游和牦牛认养基地生态游等系列趣味活动。索南扎西表示:“接下来,俱乐部还将推出亲子体验、助学公益、舌尖美食、音乐之旅等各类特色旅游。”

  迪庆州文体广新局局长徐光德说:“文化是旅游之魂。文化与旅游的互动、互融、互生,将进一步整合和激活旅游资源中的文化灵魂,决定着旅游的品位、精神价值和人文含量,是旅游业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竞争力的根本所在,也是支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核心资源。”

  为繁荣民族文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该州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编制实施“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还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逐步加大对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的投入,着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鼓励非公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促进文化产业布局结构优化,在产业与市场的结合中实现民族民间特色文化资源转化利用、传承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尼西黑陶,如今正在得到开发,种类多达100多种约10万件,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像尼西黑陶文化产业一样,该州还围绕“金、木、土、石、布、药”等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德钦银制品、香格里拉卡卓刀等民族工艺、民族医药、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并把文化形态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之中。各民族工艺品不仅备受游客青睐,而且还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文化企业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该州还通过落实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使营业性演出市场得到培育,艺术资源得到整合,创作的民俗舞蹈《卡瓦格博礼赞》《香格里拉》《香巴拉映象》等剧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特别是州民族歌舞团和安徽池州歌舞团联手打造的《走进香格里拉》剧目,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在全国26个省市巡回商演1000余场次,观众达20万人次。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该州以文化为内容,以旅游为载体,整合全州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自然禀赋资源,建立了文化要素和旅游要素有机结合的产业融合模式,“文化兴州”发展战略在传承保护与创新融合中不断发育壮大,实现了从“管理文化”向“经营文化”转变,由沉睡的“文化富矿”向文化繁荣的华丽转身。

  以文惠民 合力奔小康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其宗村68岁村民鲁茸尼玛,在维西县城生活了8年,满城的文化氛围让她出门就能感受到文化的滋养。她喜笑颜开地说:“儿孙个个爱读书、广场天天可跳舞、社区随时有活动、县里年年有节庆……让我生活得很有‘文化味’。”

  文化的浸润,不仅丰富了像鲁茸尼玛一样的迪庆百姓生活,还树起了文化繁荣的惠民标杆。这根标杆,随着该州一个个拔地而起的文化阵地,一次次走进百姓心里的文化活动,内化为加快建设“文化兴州”的实际行动,让文化真正服务于民,实现城乡共享。

  “迪庆州建成600个卫星数字农家书屋,不仅每年稳定提供2000册图书、900小时以上的音像制品内容,还专门开发了数字报刊100多种、优选杂志30种,满足农村各族群众对信息的基本需要。”这条由国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消息,透射出迪庆文化事业惠泽各民族对美好幸福生活向往的行动。

  为树起“一路阳光”的文化惠民标杆,该州紧紧围绕“文化兴州”发展战略,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健全基层文化工作网络,不断创新规范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在认真组织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七彩云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建设的同时,该州还建设了州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香格里拉剧院、迪庆民族文化广场等重大项目。据了解,该州已建设完成200多个农家书屋、24个寺庙书屋,实现寺庙书屋全覆盖,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卫星数字书屋600个,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州、县、乡三级文化网络基本形成。全州群众文化的新气象,让各民族群众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文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景区发展要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不仅要有文化的‘面子’,更要有文化的‘里子’。”云南文产香格里拉市巴拉格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斯那定珠说,巴拉格宗景区围绕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突出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以文化力量凝聚民族团结、繁荣稳定发展的正能量。

  巴拉格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300多名员工中,有藏、汉、纳西等10多个民族,各民族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通过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友好、相互欣赏、相互学习、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

  舞动感恩的旋律,舞动祝福的旋律,舞动和谐的旋律,舞动憧憬的旋律。当人们触摸黑陶、木碗、氆氇、唐卡时,与当地各民族群众一起跳原生态锅庄、弦子、“阿尺木刮”、“瓦器器”和尼西情舞时,都能感受到自古绵延至今的那份让人肃然起敬的凝重,那份托在掌心里沉甸甸的华美,并由此感悟到迪庆正以“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使命和“建设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守护和提升香格里拉品牌”三大责任为己任,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着力实施“文化兴州”发展战略,携手奋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足音。

  亮点呈现

  香格里拉:雪域高原赛马欢

  歌舞飞扬迎嘉宾,骏马奔腾庆佳节。每年端午节,迪庆州都要举办民族传统赛马节,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庆佳节,共祝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香格里拉五月民族传统赛马节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香格里拉最为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更是传承弘扬香格里拉民族文化,促进香格里拉对外交流的重要桥梁。近年来,香格里拉市通过持续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整顿旅游文化市场、着力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等措施,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带动和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其中,以赛马节为代表的各类重大节庆活动,对进一步开拓旅游文化市场,推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提升打造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形象的重要推动力。

  赛马节期间,还开展了迎康巴艺术节、特色商品展销会、第二届香格里拉品牌汽车展、特色餐饮小吃评比、特色系列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标识启动仪式、书法艺术作品展、篮球赛等系列活动。

  维西:“三江腹地”非遗多

  由迪庆州委宣传部主办,维西县委、县政府承办,丽江市委和怒江州委宣传部共同协办的第二届“三江情缘·民族歌会”迪庆、丽江、怒江三地优秀歌手交流邀请赛开幕式近期在维西县举行,来自3个州市的优秀歌手,通过演唱的方式,展示各自民族的音乐文化。

  地处“三江并流”腹心地的维西,是全国唯一傈僳族自治县,也是中国傈僳族文化的发祥地,素有“横断山脉中的绿宝石”美称,被誉为“滇金丝猴的乐园”“中国兰花之乡”“云药之乡”和“中国冰酒城”。境内傈僳、纳西、藏、彝等20多个民族和睦相处,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和谐并存,孕育了灿烂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以耳熟能详的“瓦器器”、撼天动地的“阿尺木刮”,风生水起的“塔城热巴”等为代表的57项国家、省和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令人向往。

  为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三江”流域独特的文化魅力,以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推动地方融合发展,维护社会和谐,提升文化自信,迪庆、丽江、怒江三地优秀歌手相聚在美丽的“三江腹地·香格里拉之心”维西,交流、展示民族文化成果。

  德钦:“歌舞之乡”魅力显

  素称“歌舞之乡”的德钦县,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创造了不朽的民间歌舞。梅里雪山祭祀活动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钦弦子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弦子舞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德钦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近年来,德钦县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7月21日,德钦县举办了首届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弦子节。由迎宾晚会、开幕式大型实景演出、毗邻藏区县(市)专场文艺演出、弦子擂台赛、弦子论坛、特色商品展销会、“卡瓦格博杯”篮球赛等组成。开幕式大型实景歌舞诗画《相约梅里》,以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峰为背景,以大自然为舞台,通过《法号声声奏和谐》《妙音弦舞跳幸福》《吉祥锅庄唱平安》《激情热巴颂祝福》和《相约》5个篇章,容纳千年的历史长河,以德钦特有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民族传统歌舞艺术,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

  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弦子节邀请了西藏芒康县、四川得荣县和香格里拉市、维西县等4个毗邻县(市)文艺团队欢聚梅里雪山,充分展示不同地区传统文化元素和文艺精品创作成果,提升弦子节的广泛性和包容性,对外充分展示德钦更加开放、包容、和谐共生的县域气质。

  为把德钦县“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弦子节”真正打造成“人民的节日”,《相约梅里》主题大型文艺节目演员多为当地群众,通过活动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并享受公共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记者 尤祥能)

  

资料来源:云南网

  

Baidu
map
Baidu
map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