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节日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朱 瑞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5日 浏览量:

  水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璀璨,拥有着许多传统节日,主要有端节、卯节、苏宁喜节、荐节、敬霞节等,最隆重的当推“端节”。

  端节,又叫瓜节,水族人称之为“借端”,“借”就是水语“吃”的意思,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等地的绝大多数水族地区都过这一节日,类似于汉族的春节。端节之前,家家洒扫庭院,居室内外收拾得干干净净。节日的前一天,过节村寨敲响铜鼓,辞旧迎新。节日里杀鸡宰鸭吃新谷,并要以鲜鱼炖汤,准备好新米鲜汤招待亲朋。青年男女在“端坡”周围奏乐歌舞,而且举行赛马、斗牛、文艺演出、放映电影、亲友欢聚会餐等活动。除夕(戌日晚)和初一(亥日)晨祭祖,忌食荤,供品不能有鱼以外的其它肉类,忌荤但不忌鱼。祭祖的主品是鱼包韭菜。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是以水书水历推算出来的。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每逢亥(猪)日,各地依传统分批过节。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末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是以水书水历推算出来的。在水族中,有“过端不过卯,过卯不过端”的传统区分,而且各地区过节的先后次序是不能颠倒或混淆的。时至今日,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过节。

水族隆重的传统节日仪式 引自民族画报

  卯节,水语称之为“借卯”。只是三都县九阡地区和与之相临的荔波县部分地区水族人过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日子选在插秧结束之后的水历九、十月(阴历五、六月)的卯日,并以辛卯日为上吉日,共分四批轮流过节。由于“端节”和“卯节”事实上都是过年,故过端节的地区不过卯节,过卯节的地区不过端节。新年初一的卯日盛行着赶卯坡青年男女唱对歌的习俗。卯坡是经过多年遗俗选定下来的,专让青年男女以唱对歌的形式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场所。一般多选在一个依山傍水地势较宽,能容纳下数万人平坦的坡顶上去进行。因此也有人称卯节为水族的歌节、情人节。

  苏宁喜节,水语是“水历四月丑日”的意思,水族民间节日,时间在水历的四月丑日,即农历十二月丑日。据水族传说,这一天是“生母娘娘”向人间送子嗣的日子,所以又叫“娘娘节”,节日的主要内容就是祭祀生母娘娘。

  荐节,水语是“正月”的意思,也叫“借荐”。是受汉族过春节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节日,实际上也就是过春节。过荐节的地区一般不过端节和卯节。

  敬霞节,“霞”是水语“水神”的意思,敬霞又叫“拜霞”,也就是敬拜水神,是水族人原始宗教崇拜的一种具体体现,主要在三都县九阡地区及其毗连地区过此节。每年农历清明节后的第一个卯日,是都匀市内外(即基场、阳和、奉合)水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水语叫“借念”,意为铜鼓节。敬霞节并非每年都过,相隔两年、六年、十二年不等。具体时间由水书先生根据《水书》推算。有十二地支子年轮一次的,也有在地支子午年六年轮一次的。主要活动内容为各宗族以等量祭酒摆设于祭坛上(酒、糯米数量不限)。

  清中叶以后,汉族的春节已成为除端节和卯节之外水族的另一个比较大的年节,三都县塘州乡板良村的吴姓水族和九阡镇的部落潘姓水族把汉族的春节当成自己最大的年节来过。荔波县的部分水族原来以卯节为年节,后来在汉文化的影响下,改以春节为年节而放弃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至于既过汉族春节或者既过卯节又过春节的水族村寨则更是十分常见。清明节何时进入水族成为水族节日,现已无可考证,估计至迟到明朝,水族就已开始过清明节了。现在水族过清明节已十分普遍。

参考资料:潘朝霖.中国水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515页到518页)

Baidu
map
Baidu
map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