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桑皮纸 ——一方水土,一方材料,一方文化,一方传承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中华网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3日 浏览量:

  维吾尔族聚居的新疆南部和东部气候炎热,水土资源丰富,宜于农桑,自古民间便有植桑采果的传统。漫山遍野的桑树为桑皮纸的制作提供了绝佳的原料保障。

  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在宋代西辽统治时期,和田以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纸已经很有名,成为当地维吾尔族的一项重要家庭手工艺。宋朝的顾文荐所作的《负暄杂录》中就曾有过如是记载:又扶桑国出芨皮纸,今中国惟有桑皮纸。

  公元14世纪中叶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皈依伊斯兰教以后,制作桑皮纸技艺由和田传入吐鲁番,成为新疆的又一个桑皮纸供应基地。

  到明清时期,中原与西域交流频繁,出自西域的桑皮纸也为中原地区人们所用。清代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第五回里写道:“两个人才扳过来,枣子底下,一封一封,桑皮纸包着;找开看时,共五百两银子。”这说明桑皮纸在明清时期已经非常盛行,用途也很广泛。

  广泛用途

  在古代,桑皮纸除用做普通纸外,还一直用于高级装裱、制伞、包中药、制扇子等。上世纪初,桑皮纸还曾被短暂地用于印制和田的地方流通货币。而残存的清代桑皮纸文书和民国时期的桑皮纸钞票又证明,过去新疆各地也曾普遍使用桑皮纸。

  到20世纪40年代,新疆许多公文、契约和包装都还在用桑皮纸。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的《我们的中国》一书中就曾有写:“和阗桑皮纸,为全省官厅缮写公文的必需品。”

  今尚存的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书法真迹《三马图赞》,用的就是加蜡、砑光的桑皮纸,其墨迹仍然浓淡有致,明晰鲜活。

  收藏于和田地区博物馆的清代维吾尔文典籍《诺毕提诗选》、《维吾尔医药大全》和一部维吾尔史诗残卷,以及民间写在桑皮纸上的《古兰经》手抄本,维吾尔姑娘绣花帽为防走形必用桑皮纸做衬料,甚至民国时期新疆流通的桑皮纸钞票,都是桑皮纸曾在新疆广泛使用的佐证。之所以选用桑树皮做纸原料,是因为桑枝内皮有粘性,纤维光滑细腻,易于加工。

  制作工艺

  造纸时,先将桑树枝放在水中浸泡,然后剥去表面的深色表皮,取出里层白色的树皮,将其放入加满水的大铁锅中煮,边煮边搅,一直到树皮煮熟软烂,再加入胡杨土碱。

  捞出煮熟的桑皮放在一块长方形的薄石板上,匠人跪在石板前,在自己的双腿上盖一块布,然后举起一种柄短头长的木制榔头砸桑皮。边砸边翻,直至将桑皮砸成泥饼后放进一个半埋在地下的木桶内。

  接着,拿起一根头上有一个小十字的木棒伸进木桶里搅拌。过一会,桑皮浆被搅匀了,其中的渣滓也被专用筛子过滤后,再用一个大木瓢伸进木桶里舀出一大勺纸浆,然后将一种用来拦住纸浆的沙网状、大小约40-50厘米的木制模具放在一个小水坑里。

  将纸浆倒在模具里,并用那根头上有一个小十字的木棒不停地搅动,使纸浆均匀地铺在模具上。待纸浆铺均匀后,再把模具平端着拿出小水坑,放到阳光可以充足照射到的地方。等纸浆在模具上晒干后,撕下来的就是一张地道的桑皮纸了。

  据悉,每5公斤桑树枝可以剥出1公斤桑树皮,1公斤桑树皮可做成桑皮纸20张。桑皮纸颜色和质感完全取决于去皮的干净程度和每个环节控制的精细程度。用这些传统工艺制造出来的桑皮纸,呈黄色,纤维很细,有细微的杂质,但十分结实,韧性很好,质地柔软,拉力强,不断裂,无毒性而且吸水性强,在上面写字不浸,如果墨汁好,一千年也不会褪色,不会被虫蚀,并且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艺术价值

  1950年桑皮纸退出印刷和书写用纸行列,从那时起,高档桑皮纸渐渐绝迹。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桑皮纸终于退出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直到故宫大修工程特选桑皮纸作传统古画修复材料之后,这一民间绝艺才重新被人们所关注。2010年6月19日,乌鲁木齐市美术馆举办了主题为“桑穰问影”的展览,160幅摄影作品所用的纸张全是桑皮纸,带给人们巨大的震撼。

  2011年年底,“中国画·桑皮纸”国画展在新疆图书馆展厅展出,100多位国画家第一次在桑皮纸上作出中国画,让所有参观者大饱眼福,产生了轰动。

  正是看到这些效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创造性地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性工程——生产性保护桑皮纸,让这一古老的技艺,与现代完美结合,再创辉煌。

  中国画历史悠久,桑皮纸背负传奇,这两个文化瑰宝于新世纪的新疆再度交汇、相融于一体。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承载了我国传统造纸技艺和中国画传统艺术的浓厚历史文化底蕴,而且通过将桑皮纸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特质与现代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在古纸上呈现出时代艺术的光芒。

Baidu
map
Baidu
map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