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3日 浏览量:

图1 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摄影:张建林)

图2 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摄影:雷安平)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历史悠久,先后经历了从原始装饰品到岩石贝壳装饰品、从植物花卉饰品到金银饰品的演进历程,传承延续下来,才有了模式和形态基本定型的银饰,其品种式样至今还在不断地翻新,由此形成的饰品链条成为苗族社会演进的象征之一。贵州省雷山县、黄平县、剑河县、台江县和湖南省凤凰县五个地区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3 苗族银饰(摄影:雷安平)

  银饰作为苗族最喜爱的传统饰物,主要用于妇女的装饰,品种多样,分为头饰、面饰、颈饰、肩饰、胸饰、腰饰、臂饰、脚饰、手饰等,彼此配合,体现出完美的整体装饰效果。苗族银饰常出现于苗族的喜庆场合,蕴涵有避邪趋正、纳福迎祥的寓意,具体生动地反映着苗族人民的生存状况、精神面貌和审美心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在对外交往中,苗族人民把银饰作为礼品赠送友人,和藏族的哈达、汉族的珠宝一样珍贵。

  一

  银饰锻制是苗族民间独有的技艺,所有饰件都通过手工制作而成。银饰的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由绘图到雕刻、制作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捶打、编结、焊接、洗涤等环节,工艺水平极高。

图4 熔银(摄影:陈中贵)

  铸炼:将银料放在“银窝”(坩埚)内,置于炉上加热。银料全部熔化成液体后,把它倒在卡条状的糠槽内,待其凝固。

图5 捶打(来源:网络)

  锤打:将热银锤打成四方形长条或圆柱状细条,再根据制作需要,做成片形或条形。

  拉丝:若需制作银丝,便用一个特制的丝眼板拉丝。板上有粗、细、方、圆不同的眼孔,可以拉出4毫米直径的粗丝,也可以拉出电光丝般的细丝。

图6 焊接(来源:网络)

  编结:将各种组件合成的过程就是编结。编结时可以辅以焊接等工艺,将不同的组件固定在一起成型。

图7 錾刻(摄影:陈中贵)

  洗涤:将整件饰品放入特制的熔液中洗涤,去除污渍,或将一件件古旧银饰放在熔液中洗涤成光亮耀眼的饰品,这是最后一道工序。

  二

图8 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摄影:雷安平)

  苗族银饰制作精巧,花样古朴,富有想象力,且种类繁多,主要有银角、银冠、银项圈、围腰链、银手镯、银衣片等100多种。即使同一品种,纹饰也各有千秋。

图9 头戴银花帽的苗族姑娘(摄影:雷安平)

  银凤冠和银花帽是头饰中的主要饰品,也是整套银饰系列之首,素有龙头凤尾之美称,其制作较为复杂,使用的小件饰品少则一百五十余件,多则达两百余件,价值昂贵。苗族银饰,如同苗族刺绣、织锦、蜡染等装饰物一样,是苗族支系相互区别的重要表征,不同地域的银饰有着不同的特征。

图10 银梳(摄影:陈中贵)

  贵州省黄平县苗族银饰图纹题材丰富,昆虫、花草、鸟雀、龙鱼等均可作为表现对象,这些图纹多来自黄平苗族祖辈生存的自然环境,体现着苗族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状况。

图11 银冠(来源:网络)

  流传于剑河境内的苗族银饰通常以龙、虎、昆虫、花鸟等动植物图案为基本素材,加上链状绞花、錾花、压花、编花相互配合,精美中透着灵气。剑河苗族银饰根据造型不同,分为三个片区:革东片区的项圈为链状绞花式;南寨片区的项圈为板圈式;久仰片区为横板头式。

图12 苗银饰品(摄影:陈中贵)

  台江县苗族银饰分为施洞型、巴拉河型、黄平型。施洞型银饰区,以施洞镇为中心区;巴拉河型银饰区,在台江境内占大半地域;黄平型银饰区,在台江境内有一个乡。台江苗族银饰中,以片片“银片”覆盖上衣的,誉称“银衣”,重达一二百两。

  三

图13 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摄影:雷安平)

  苗族银饰制作工艺世代相传,银饰的加工,以家庭作坊手工操作完成。银匠不仅在锤錾劳作上是行家,在造型设计上也堪称里手,他们善于从妇女的刺绣纹样中吸取创作灵感,并根据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在细节、局部的刻画上推陈出新,使件件银饰各具特色。苗族银饰的创制技艺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聪明能干、智慧机巧、善良友好的民族性格。银饰洁白可爱、纯净无瑕、质地坚硬,也正是苗族精神品质的体现。(图片:由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Baidu
map
Baidu
map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