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医药 > 蒙医 > 基础知识  > 详细页面

蒙医发展

来源:民族医研院 作者:唐丽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2日 浏览量:

  蒙医药学是以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和森林地带的蒙古族长期积累的传统医疗实践经验为基础,吸收藏医学、汉族中医药学精华以及印度医学部分知识,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临床特点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蒙医药学是蒙古民族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医药学是蒙古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显著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饮食疗法、外治疗法、创伤和骨折治疗等方面。如蒙古人由于主要食用羊、牛、马等的肉和乳食品,所以对这些动物产品的医疗作用有较多的研究和了解,酸马奶疗法、酪酥治疗法等饮食治疗在蒙医药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由于常年驰骋在广阔草原,长期生活在马背上,经常发生战伤、摔伤、骨折等意外创伤,因此,正骨术、震脑疗法、热罨敷法、烧灼疗法等特色治疗方法也是早期蒙医药学的重要内容。千百年来,蒙医药学一直以其独特的方法,高超的医术享誉民间,造福人类,在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特别在农牧区更富有盛名。

  文史资料一般认为,蒙古族作为民族共同体在12世纪末正式形成,古代蒙古传统医学在中原及其他少数民族中的影响,可以再向前追溯一千多年。蒙医药学的发展与蒙古民族的社会兴盛、政治、经济及科学文化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蒙医药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 萌芽时期(远古至公元3世纪)    

  古代蒙古先民常年在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游牧、狩猎的生活,在与自然界的各种动物、植物、矿泉、矿物等广泛的接触之中,逐步发现了能够医治疾病的药用动物、植物和矿物,并将之反复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因此创造了许多适合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生活生产习俗特点的医疗方法和技术。如灸疗法的应用,在早期汉族医学及藏医学著作中均有记载,可追溯最早为蒙古族先民的医疗方法。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中,在论及同一种疾病,因患者居住生活的环境不同,治疗方法亦不尽相同时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火芮。故灸火芮者,亦从北方来。”其时中国北方地区正处于匈奴兴盛时期,此论说虽未明确指出艾灸治疗的发明者,但说明其发明者生活在中国北方寒冷的高原地区,惯饮牛羊的乳汁,显然是包括蒙古先民在内的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者。至公元8世纪,在藏医学经典《四部医典》中,将“小茴香拌油加热后用毛毡包扎”的一种传统热灸疗法称之为“蒙古灸”,并且在著作中,元丹贡布多次称颂“蒙古医生”在外治疗法、老年保健、医学基础理论等领域的开拓性贡献。又如酸马奶疗法,是蒙医饮食疗法中传播最广、声名最著的一项治疗及保健内容。据《蒙古秘史》记载酸马奶早在远古图腾时代,就已经成为蒙古先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饮品。还记载,在成吉思汗远征时,酸马奶成功地救治过许多因战伤失血、疲劳过度而休克,甚至濒临死亡的将士。

2. 形成积累时期(公元4世纪初至14世纪)

  这一漫长时期的蒙古社会,完成了从原始部族向努力社会的进化,并且逐步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封建制统治,蒙医药学在临床经验、治疗方法和药物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蒙医药学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开始了理论的探求与思考。蒙医饮食疗法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发展,元代宫廷饮膳太医、蒙古族营养学家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是中国古代一部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专著,记载了大量的蒙古饮食为主的饮食疗法内容。如《饮膳正要》中论及酸马奶时说:“马乳,性冷,味甘,止渴,治热。”认为酸马奶酒性轻而温,味道甘中有酸,微涩。具有增强胃火、帮助消化、调理体质、柔软皮肤、活血化瘀、改善睡眠、解毒、补血等功能。蒙医饮食疗法不仅提出了饮食治疗原则,而且将其拓展和贯穿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各个阶段,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此时期,蒙医骨科和外伤治疗等也飞速发展且一枝独秀,发展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如蒙医正骨术,看似方法简陋,但临床治疗效果却好得惊人,其他治疗方法还有震脑疗法、按摩疗法、罨敷疗法等。这一时期的蒙医饮食疗法、蒙医骨科和外伤治疗等医疗经验的积累,为后来蒙医药学自成体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3. 发展成熟时期(公元15世纪至20世纪初)

  蒙元时期国家空前大统一,蒙古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以及与西藏、阿拉伯、印度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频繁交往,医药科学的联系与交流逐渐增多,蒙医药学受到藏、汉、回等医药学的影响,围绕如何对待和处理外来医学与本民族医学之间的关系等学术问题,展开了充分的学术争鸣,促进了蒙医药学理论的充分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其标志表现为:构建并完善了独具鲜明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的蒙医药学理论体系;涌现出大批奠基性的蒙医药学经典著作和医药学家。

  16世纪,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传入蒙古地区,对蒙医药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使蒙医药学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升华。在蒙医药学的发展中,以藏医药学对其的影响较大,分析其原因主要如下:一是蒙古、西藏在地理自然条件方面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二是蒙古族与藏族同属游牧民族,具有生活方式的一致性;三是蒙藏民族大都信奉佛教,具有宗教信仰的一致性。17世纪末佛教巨著《丹珠尔经》也被译为蒙文,也对蒙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影响。蒙医药学在传统的医疗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吸纳和提升藏、回、汉、印度医学中的精华成分和宗教文化的因素,以及结合蒙古地区的特点与民间疗法,创造性地加以改造和发展,至18世纪初,逐渐形成了以寒热理论为主导的蒙医药学理论体系,包括以五元学说和寒热学说为基础,以三根、七素、三秽学说为核心,涵盖脏象学及六因辨证学等主要内容。自18世纪至19世纪初出现的许多精通蒙、藏、汉等多种文字的蒙医药学家及其医学著作,如伊希巴拉珠尔、占布拉道尔吉、敏如尔古布拉、伊希丹金旺吉拉和罗布桑苏勒和木,他们均对蒙医药学基本理论体系的创建和完善,以及蒙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伊希巴拉珠尔(1704~1788)一生著作丰厚,其中对完善蒙医理论体系有重要影响的著作有《甘露之泉》、《白露医法从新》、《甘露点滴》、《甘露汇集》和《认药水晶鉴》,在这些著作中他将藏医学理论与蒙古人的体质、生活习俗、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等具体实际结合在一起,进行创造性的理论研究,不仅丰富了临床实践的内容,而且补充和完善了蒙医学的理论体系,他将传统蒙医学“寒热理论”与《四部医典》中关于寒热病理论的阐述进行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近代蒙医学病性辩证的总纲,同时,他也阐述了将六基症作为病因鉴别诊断的核心及其临床表现,使“六基症”学说从理论到实践都获得了比较系统的发展。占布拉道尔吉是19世纪著名的蒙药学家,他编著的《蒙药正典》(又名呜呜蒙药图鉴)共收载蒙医临床常用药物879种,按矿物、植物和动物等分为8部24类,附插图576幅,对每种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能、入药部分、采集加工、炮制方法、主治、用法等都阐述详尽,并且每一味药物都标写了蒙、藏、满、汉四种文字的药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该书还附有外科术疗器具图解,以及放血穴位、针灸穴位、人体各部分划分图解说明等。敏如尔古布拉(1789-1838)编撰了蒙医学方剂巨著《方海》,是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蒙医药物方剂学经典著作,收载方剂近200种,分为76章,进行详尽的论述和评点,同时对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分类和治法等也做了简要论述。

  在此时期,蒙古族创伤骨科医学更是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在做接骨手术时,已使用低温麻醉技术。蒙医学独特的传统疗法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针刺疗法、灸疗法、放血疗法、浸浴疗法、色布斯疗法、震荡疗法、按摩疗法、盐-沙疗法、油疗法、拔罐疗法、巴日胡疗法、挂药疗法、熏蒸疗法等蒙古民间传统疗法广为流传和应用,其治疗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升华和完善。

4.繁荣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今)

  建国后党和政府对蒙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内蒙古广大牧区及部分农区,普遍建立了蒙医医院,使蒙医药在医疗保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蒙医药工作者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及疑难病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1958年建立自治区中蒙医院,到1990年内蒙古24个牧业旗县都建立了蒙医医院或门诊部。

  在蒙医药学文献整理方面,组织人员搜集了各处散在的蒙医药学古籍550余部,对古籍进行翻译和整理,重新编撰出版,尤其是近三十多年来,整理出版了多部蒙医药学专著,如《蒙医金匮》、《蒙药正典》、《珊瑚宝鉴》、《金光注释集》、《蒙医简史》、《蒙医志略》、《蒙药材标准》、《蒙医传统验方》、《蒙医疗术》、《蒙古族正骨学》、《蒙古族治疗骨伤的创新》、《医宗要旨》、《京珠本草》等,以及一套完整的蒙医药高等学校教材。在蒙医药学高等教育方面,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内蒙古医学院设立蒙医专业,1994年内蒙古医学院开始招收蒙医学硕士研究生。1979年成立了以蒙医为主的民族医学院,1987年改为内蒙古蒙医学院,1995年开始招收蒙医骨伤科专业,2000年内蒙古蒙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学院,招收蒙医学和蒙药学本科专业,培养了大批新型蒙医药人才,使蒙医药学的发展后继有人。内蒙古自治区部分盟市先后建立了一批蒙医药科研机构,在系统理论、药物、临床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就。近年来,对全区各地的蒙药资源进行了普查,开展了采、种植、用的活动,并加强了科学研究工作。同时建立了规模较大的现代化蒙药制药厂,1986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蒙药制药厂,目前转制发展为内蒙古药股份有限公司,传统蒙医药走上了现代化发展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