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医药 > 藏医 > 基础知识  > 详细页面

藏药起源与历史沿革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晓默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8日 浏览量:

  藏医学历史悠久,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这门学科是藏族先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与疾病斗争的经验,借鉴和吸收兄弟民族及周边国家医药学精华,结合青藏高原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药物资源,通过不断研究、反复实践、逐步提高形成的一门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剂、制剂和特色诊疗技术为一体的完整医学体系和医药学基础理论。藏药学是藏医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内容。自有藏医学的萌芽就有了藏药学的实践,人们医学的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是从药学实践开始,在以后的整个藏医药学发展进化的历史进程中,藏医和藏药分别形成了各自理论和实践内容重点,但是其理论和实践方法是同一个根源。

  西藏的早期被称为“吐蕃”。据考证,吐蕃时期记载下来的藏区使用的灸法就是那个时代当地人民的独创,它与其他民族医诊治疾病灸法有许多不同。藏医圣宇妥·云丹贡布传记里有这样的一段记载,藏人最早发现的疾病是消化不良,最原始的药是开水,可治疗胃寒、胃痛,这便是关于藏医药学起源真实的反映,说明藏医学是从生产劳动和实践中产生的。

  早在公元126年,根据《五部籖言·大臣籖》史书记载,第一代藏王涅赤赞普来到当时被称为雅隆赞塘的地方,他心中存在着一些疑虑,如何对付盗贼、敌人、野牛、毒物和诅咒。他的臣下孜拉·嘎玛月德回答了藏王的问题,其中一条是“用药物来对付‘毒物’”。可见吐蕃人民当时不仅知道药,而且还提出“有毒就有药”的结论和解毒方法。取动物内脏,经炮制后加工制成丸,被称为“吐迥旺丹”药丸。这个藏药的炮制方法,收载于藏医学专著《毒药疗法》中,至今“吐迥旺丹”药丸仍广在民间使用。

  同时代的杰普赤西研究出的“马宝祛毒”法,记载于藏医学专著《治毒坚固散》中。这个祛毒的方法,是采用动物脏器马宝,经炮制后利用不同颜色分成四种,可解四种毒。公元254~374年,吐蕃王朝第8代赞普时期,手抄本《医术目光》阐述了当时得到很大发展的藏医药学,当时流传世间的有《脉经》、《食经》、《药物经》、《放血火炙经》、《医械工巧经》,《药物经》已经开始懂得药材分寒、热性能的道理。

  公元400~500年的祥雄时期,本教祖师辛绕弥沃齐的大嗣子杰普赤西广传《医疗四部论》,并编著了医药学论著《毒药疗法》。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各种文化和技艺,其中包括治疗四百零四种病的医方百种及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学论著四种,其中《医学大全》于7世纪有马哈德瓦等人译名为《门杰前木》,这本医学专著是西藏最早的藏医药古典文献。

  

         公元710年金成公主入藏,带有大批的天文历算和医药书籍。在赤松德赞执政时期,由吐蕃大译师毗如赞纳及各方学者共同译著了《月王药诊》,藏文译名为《门杰达瓦杰布》。该书系统总结了藏医药学精华,同时吸收汉医、印度陀吠医学及其他邻近国家医学精华,已初步形成“龙、赤巴、培根”生理、病理全过程的基本框架,载有毛瓣绿绒蒿、伞梗虎耳草、船形乌头等西藏地产的特有藏药材。并记载了藏医独特的诊疗方法和青藏高原所特有的部分疾病和400

  多种药材、300多种处方,详细叙述了每种药材功能和处方的应用,这在当时促进了藏医药学的繁荣发展。此后,该书刻于木刻版上,至今仍保存于世,是藏药学史上保存下来现存最早的藏医药学专著。

  公元708年出生的宇妥宁玛·云丹贡布被称为藏医学鼻祖,他通过借鉴前人和自己的医学实践,吸收古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丰富医学精华,撰著了《四部医典》。这部巨著全名为《甘露精义八支密诀续》,藏文译名为《索日居悉》,意思是四部分经续所组成的书,全书有156章。第一部分《总则医典》(藏名《札据》),内容是医学总纲,是藏医药起源,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原则和治疗简要;第二 部分《论说医典》(藏名《协据》),介绍了人体的解剖构造、胚胎发育、疾病病因、卫生保健知识、药物各种特性、器械和疾病的诊治原则;第三部分《秘密医典》(藏名《门阿据》),主要是介绍临床各种疾病包括病因、病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其中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传染科、精神科、中毒、养生等;第四部分《后续医典》(藏名《亲玛据》),重点介绍了藏医的重点诊断方法——脉诊和尿诊,各种藏药剂型和配方如汤、丸、散、膏、酒、油剂等剂型,各种治疗方法包括针刺、放血、灸疗(金针、银针、火针等)、催吐、外敷、藏药浴等。《四部医典》的问世表明藏医药学在当时已经发展到一个成熟阶段,为其后藏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期,宇妥宁玛·云丹贡布前往西藏林芝,在林芝药城建立医学寺院,传授《四部医典》为主的医学理论,培养弟子千人之多,编著医学和天文历算等许多经典,被后人称为“第二药王”。

  公元8世纪,占巴西拉哈编著的《比吉黄色经雨》收载了74种藏药药材和52种处方,详细记述了藏药药材性味、功能主治等方面的内容。同期,七位太医所著《度母本草》记载了250种藏药药材和360多种常用处方,详细论述药材的形态,性味。

  公元10世纪,巴吾大师编著的《八支》,首次详细的叙述了藏药的分类、性味、消化味、功能主治等内容。同期,达瓦恩嘎编著《药名解诂》中,专门收集并解开了药材的隐名、古藏名及同物多名等内容。

  公元12世纪,在宇妥宁玛·云丹贡布(公元708年)编著的《四部医典》基础上,宇妥萨玛·云丹贡布(系宇妥宁玛·云丹贡布第13代孙)补充完善了《四部医典》的内容,收载了390种常用藏药药材,整理了521种处方。根据药材的来源、质地、生长环境、入药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贵重、宝石、土、木、精华、湿生草、旱生草、动物等八大类。根据五源(五大元素)成分强弱不同等情况,详细叙述了药物的六味(甘、酸、咸、苦、辛、涩)及消化后形成的三味化、八性(重、润、凉、钝、轻、糙、动、燥)、十七效(柔、重、热、润、稳、寒、钝、凉、软、稀、干、辛、轻、锐、糙、动)。根据药物生长环境的不同,提出药物具有日或月之威力,药性分为寒、热两大类型。同时还收录编撰了199种药材的《大本草》,秘诀精萃《本古促》、《切脉准则·普顿玛》、《秘诀宝藏之瓶》、《体腔经络图》等许多著作。同时根据《月王药诊》中脉诊、五元学等内容,对《后续医典》和《秘诀医典》予以相应的补充,使藏医药事业进入更辉煌的时期。

  公元1120~1220年,藏医药学方面影响很大的昌狄·班旦措吉撰写了《八支总纲》、《解剖明灯》、《药物蓝图》、《秘诀金升》、《银升》等医药名著,特别是昌狄·班旦措吉善于绘制具有民族特色的挂图,这对其后绘制成套的医学“唐卡”打下了基础。

  公元1284~1339年,嘎玛·让琼多吉编著的《药名荟萃》中收载844种药材的性味、功能,并根据药物的来源、质地、生长环境、入药部位的不同,对药效作了详细说明,并从10种宝石类开始对木本药材、草药、动物药等做了分类。当时这本著作作为比较齐全的药典,被后来众多药学家传承。

  公元1361~1485年,唐东杰波这位奠定拉萨药王山的最初创始人,著述有身体健安能治胃消化系统疾病的智托洁白丸和对抗瘟疫、内外科疾病有特殊疗效的红丸等许多加工炮制方剂秘诀,传授给后人。

  公元15世纪,弥易尼玛·统瓦端登编著《玛拉雅疑难解释》,对五种药泉、五种寒水石、五种渣驯的释文来源、功能、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苏嘎·年尼多吉编著《医学千万舍利》,记载了1242种处方的功能和部分藏药药材的炮制工艺方法。

  公元17世纪,第司·桑杰嘉措在编著《四部医典》注释本蓝琉璃中,收载了911种藏药药材和2830种处方,对藏药的六味、八性、十七效作了进一步阐述。以这本注释本为主,结合采集的标本,召集全藏知名的画家,绘制了一套包括医学和药物(矿物药、动物药、植物药)在内的彩色医学挂图,被称为“唐卡”保留至今,这是我国和世界医学、药学史上史无前例的。为了进一步光大藏医药学,第司·桑杰嘉措于1696年在拉萨药王山创建了医学僧院,定名为药王山医学利众院。

  公元18世纪第玛·丹增彭措编著《晶珠本草》,收载了2294种药材,对历代本草所用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一名多物做了考证和修订,对药物的味、性、效、用药注意事项等提出了对于药材要适时采集、适地采集、加工炮制和使用限期的理论。

  公元19世纪,贡追·云登嘉措编著《水银加工·实践精华》,详细叙述了水银的加工炮制方法。同一时期,迷旁编著的《迷旁医著》中,收载了单方、复方、藏药材(矿物药等)特殊炮制方法,部分贵重药的配方配制,部分动物药的配方,是药物方面内容最丰富的一书。

  公元20世纪,钦绕罗布大师编著的《如意宝瓶》,收载了931种藏药材,根据药材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将药材分为雌雄、黑白、优劣。

藏药材图示

  上世纪50年代后,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研究所先后编著了《新编藏医药配方》,收集整理了西藏本地生长的药材470多种,详细介绍了药材采集、炮制、处方单味药材的使用量、功能主治等。在《西藏常用草药》中,收载了367种藏药药材,480多种处方和400多幅彩色绘图。

参考资料:《民族药》,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